教会事工
讲道与个性
2025-08-29
—— Gary Millar

有些人讲道就是比别人有趣。这话可能得罪人,但事实如此,我也就直说了。有些人的讲道,我全神贯注地听,生怕漏了一句话;另一些人则天赋异禀,让我恨不得把椅子调成躺平模式。差别究竟在哪?为什么有的演讲引人入胜,有的却催人入睡?相关著作汗牛充栋,但即便最优秀的指南也总有些遗漏的。没错,我们可以打磨犀利语言、清晰结构、丰富应用和震撼人心的圣经神学,但还有个更难琢磨的因素。那就是个性魅力。

个性魅力

我听过很多讲道——既有令我如沐春风的资深牧者,也有刚为会众解经一两次的新手。实话实说,后者有时真让人如坐针毡!听得越多,我越发现提摩太·凯勒、菲利普·詹森(Phillip Jensen)或卡森的讲道,与昆士兰神学院一二年级生的差距(之所以说一二年级,是因为三年级生的水平显然能秒杀刚才那几位大师了!我是开玩笑的!)。差异何在?内容都不差,甚至表达也很到位,但总感觉...嗯...后者像杯温吞水。

当然,年岁与阅历本该酝酿出一种厚重感。初次讲解《约翰福音》的人,他的深度和讲过五百遍的前辈自然没法比。但更根本的是,听那些优秀牧者讲道时,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个性——即便基督始终是核心,即便讲章完全随着经文的脉络展开。无论是凯勒牧师那种书卷气浓浓的谦和,还是派博牧师那样满格激情、热情到爆表,他们的个性都会从讲道中渗透出来。当然,他们的内容本身就很棒,但他们的表达方式带着一种独有的气质,就像用个性把信息包起来,整个讲道因此更有味道。而这种由个性带来的“丰富感”,正是许多其他讲道所缺乏的。

一个被忽视的话题

如果我们想在讲道的服事中越做越好,就不能忽略个人特质的影响力。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话题竟然几乎没人写过。我能找到的唯一一本专门谈到它的书,是詹姆斯·斯图亚特·斯图尔特(James Stuart Stewart)在 1946 年于爱丁堡出版的《神的使者》(Heralds of God)。他在讲道课程里给牧者的建议是:

做你自己,【同时】忘掉自己。神赐给每个人独特的个性,而“标准化”绝不是神给你的服事方向。想象一下,如果所有讲道人都按同一个模子刻出来,那该有多乏味!……不要以为个人特质必须要被压制、抹平。做你自己……但也要忘掉自己。你要在讲道时运用神赐予的一切才能,同时又要彻底舍弃自我,最终让传道者隐没,让信息凸显。不要束缚或压抑你的个性,而要把它完全献在祭坛上,以致聚会结束时,会众心中回荡的不是讲员的能力或才智,而是“耶和华今日在他的圣殿中”(诗 11:4)

做自己——忘掉自己

斯图尔特的这两个步骤非常有帮助。我想简要阐释它们,并补充第三条原则。

第一步:做真实的自己

人们说模仿是最真诚的恭维,这话不无道理。但它也可能显得很不真诚。相比之下,接纳本真的自我、学会用自己声音说话,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虽然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我曾在一所以释经讲道闻名的大教会担任助理牧师。那里推崇“有份量”的讲道,这种氛围无形中影响了我,我的讲道变得越来越沉重、无聊、也更啰嗦。妻子菲奥娜(Fiona)后来对我说,直到我离开那里,才重新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正是大多数学员讲道让人听不下去的原因:他们还没找到自己的声音,讲道时不像真实的自己。有些人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可是,我们在台上讲道的样子,和我们现实生活中说话的样子,应该有种基本的一致性。别人应该能在讲道中认出我们,觉得“对,这就是他(她)”。讲道应该听起来像我们自己。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管住自己

找到自己的声音固然重要,但一旦找到了,就会面临另一种诱惑——放飞自我。比如,我们可能会忍不住:

  • 自我吹捧,拼命强调自己洞察有多深、对福音多委身、人脉多广、经验多丰富、属灵多虔诚等等。
  • 拼命讲笑话,只为了让大家喜欢我们。
  • 老是绕回自己感兴趣的那点事儿,或者那些“个人爱好话题”。
  • 卖弄自己那点“学问储备”。
  • 永远只按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应用圣经——(比如对我来说,我特别擅长把圣经应用到“乐观的、50 岁、三个孩子的、来自爱尔兰、而且恰好是神学院院长的父亲”——也就是我自己——身上!)

第三步:忘掉你自己

那到底准则是什么呢?就是:保持自然;忘掉自己;全神贯注于你正在做的事,沉浸在神的同在中......直到彻底忘记自我。这才是合宜的状态,唯一安全的境地,真正尊荣神的途径。“自我”是牧师最大的敌人,远胜其他职业。而战胜自我的唯一方法,就是完全陶醉在你所传讲的荣耀真理中。 

——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讲道与讲道人》(Preaching and Preachers),264 页

刚开始讲道时,先把圣经弄懂,然后再一字一句写下来,已经够挑战的了。站在神的子民面前,从开头讲到结尾,让人胆战心惊。但我们必须跨过这个阶段。不能只顾着把字讲对,而是要越过自己,把焦点放在我们所事奉的神身上。

结语:个性重要吗?

当然重要。无论我们的个性多么不完美,它都是神所创造、为神而存的独特印记。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可复制的特质,这些特质甚至将延续到新天新地。如果你觉得,自己安静内向、不善幽默,就注定在神手里用处不大,那请你重新想想:神确实要更新你的品格——“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 4:16),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假装成另一个人。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澳大利亚福音联盟英文网站:Preaching and Personality.

Gary Millar(加里·米勒)是昆士兰神学院(Queensland Theological College)的院长。他在家乡贝尔法斯特完成化学专业学习后,前往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攻读神学,之后又在牛津大学完成了关于申命记的博士论文,并以《现在选择生命》(Now Choose Life,收录于“圣经神学新研究”[New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 系列)出版。此后,加里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担任牧师长达 17 年,参与教会复兴和植堂事工。后来,他搬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带领昆士兰神学院的团队。他的新书是《两者得兼:像耶稣一样生活与带领》(Both/And Ministry: Living and Leading Like Jesus,好书出版社,2025 年)。加里与妻子菲奥娜(Fiona)育有三位女儿:露西(Lucy)、苏菲(Sophie)和利百加(Rebekah)。
标签
讲道
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