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儿子问我,谁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思考片刻后回答说:“如果说是美国朋友的话,是雷扎,如果说中亚朋友的话,那就是达里乌斯了。”(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化名)说这话时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这两位来自穆斯林背景的兄弟——一位是难民,另一位是在家乡新上任的牧师——已经成为了我最知心的朋友。
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我们原本不太可能成为朋友。但福音在我们身上做了奇妙的事,让我们建立起深厚且愉悦的情谊。对此,我要特别感谢这两位弟兄一直以来主动地培养友谊。同时也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美拉尼西亚(Melanesia)作宣教士时,就为我树立了榜样,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应该如何爱护当地基督徒,与他们建立深厚友谊。所以当我后来也成为宣教士时,自然而然地就追随了他们的脚步。
不过说到宣教工作,很少有人会特别强调友谊的核心作用。的确,我们在故乡可能会有亲密的朋友,比如效法安卓·福乐(Andrew Fuller)那样在后方默默支持我们的人。我们也十分珍视在宣教工场上与同工之间的亲密团契与情谊。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与当地人建立平等、充满爱的友谊,其实是在万国传福音的人生旅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和最珍贵的回报。
如何描述宣教士的使命?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他人与永恒的神和神子耶稣基督建立友谊。这是宣教工作中友谊的纵向维度。这个邀请背后蕴含着令人惊叹的奥秘:悖逆的罪人、长期与神为敌的人,竟能被圣洁的神接纳为朋友,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然而,这正是圣经向我们启示的真理。
亚伯拉罕可以算是因信得救之人的先辈了,圣经称他为“神的朋友”(雅 2:23)。耶稣被世人称为“罪人的朋友”(太 11:19)。他明明白白地告诉门徒,他们不再仅是仆人,而是朋友(约 15:13-15)。
作为宣教士,我有幸亲眼见证中亚人与神建立友谊。这既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奖赏。
在忠心的跨文化事工中,我们邀请万国与神建立友谊。与此同时,因着他们与基督建立的新关系,他们也自然成为我们的朋友。这是宣教工作中友谊的横向维度:不只是神得到了新的、永恒的朋友,我们也是。只要我们追随使徒保罗的脚步,这一切就必能实现。保罗的事工就充满了对基督徒的真挚情谊。
保罗不仅向当地信徒传讲福音,更是与他们敞开心扉,分享生命(帖前 2:8)。他不把关系局限于事工层面或单纯的任务合作。除了作为他们信仰上慈爱的属灵父亲,他更成为了他们忠实的朋友(徒 24:23)。
从保罗对当地基督徒不断的感恩祷告和喜乐赞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份深厚的友情。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渴望与他们相聚,我们在书信里也频繁看到(腓 1:3-4,8;帖前 3:6、10)。保罗记挂着这些基督徒,见面时与他们同享喜乐,远隔千里时也竭力保持联系(腓 1:7,4:21-22;林前 16:7)。他甘心为他们摆上自己,也欣然接纳他们对自己的关怀(腓 2:17,4:16)。他视他们为平等的弟兄,以他们为他的荣耀冠冕而自豪(4:1)。不仅如此,保罗和他的朋友们还会为彼此流泪(徒 20:37)。
我们必须坦诚地面对一个现实:在许多宣教工场,当地基督徒常说,他们感觉宣教士似乎不太愿意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友谊。确实,很多宣教士都有意识地与当地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宣教士知道自己终究要离开这片土地。在这种告别是常态的生活里,保持距离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有些宣教士可能是因为拿捏不准什么样的界限才算适当,于是他们踌躇不前。更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可能在内心深处轻视当地文化,甚至不自觉地用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当地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宣教士都应该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与当地人保持距离,然后真诚地悔改。
正如我在中亚的一位牧师近日所说,我们友谊的多元化本应彰显福音的美好。让当地的富裕朋友惊讶于你也愿意与街道清洁工交朋友;让你远在故土的同胞惊叹于你能与背景如此迥异的当地基督徒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宣教士可能在与当地人的许多合作方面都很有成效,他们或许建立了稳固的伙伴关系,甚至达到了相当程度的互相信任。但这与真正的属灵友谊所特有的那种推心置腹、平等相待是完全不同的。这与宣教士和同文化圈的人之间所享有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欢喜也是不一样的。当地人对这种差异往往感受得很深。
然而,那些最受爱戴(因此也最有果效)的宣教士,都与当地基督徒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当然,这样做会让宣教工作付出更大的代价。当你向当地基督徒敞开心扉,他们的罪、他们的背叛、他们的离开都会让你心碎。我曾有段时期,不敢冒险建立这样的友谊,因为太多人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让我们非常失望。但感谢主,他没有让我停留在那种封闭的状态中,而是温柔地引导我重新敞开心扉——于是我又一次品尝到了真挚情谊的甘甜。
作为宣教士,我最珍贵的时刻之一,就是与中亚的朋友们一起畅想新天新地的景象。我们常常谈论着,多么期待将来在那里与耶稣相聚,一边讲述各自的故事,一边品味新耶路撒冷的香茶。如果现在我们彼此之间的友情,以及与耶稣之间的友谊已经是这样美好的恩赐——这样不配得的奖赏,那么在复活的时候,这份情谊又将何等美妙呢?
苏格兰宣教士约翰·帕顿(John Paton)深深体会到在宣教工场上友谊所需付出的代价和带来的回报。他更期待着这些友谊在天国荣耀中完全实现时的喜乐。当回忆起他的朋友科维亚酋长(Chief Kowia)离世的情景时,他这样写道:
这位曾是食人族酋长的弟兄就这样离世了。然而因着神的恩典和耶稣的爱,他完全改变了,他成了一个充满光明与美善的人。失去了他,我失去的不仅是挚友,更是最勇敢的同工。但在那一天我就深深知道,直到今天我仍然确信,在天堂里至少有一个来自塔纳岛的灵魂在那里颂扬耶稣的荣耀——啊,想到将来在天上与他重逢时的那份欢欣!
友谊是宣教事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最丰厚的回报之一。我深深相信,忠心的宣教士应当存着谦卑和坦诚的心,努力与当地信徒建立互爱互信的真挚情谊。因为我们走到地极,不仅仅是为了使人作主的门徒,也是为了与他们结为知己良朋。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Go into All the World and Make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