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弃罪恶
粗俗语言能使我们更贴近文化吗?
2025-05-14
—— John Piper

使用粗俗的语言并不能使我们更贴近文化。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不道德的方式并非改善世界的良策。

“如今我们正将道德品格的问题——也就是圣经中所说的正直——让位于那些看似可以改善世界的策略。”这一原则不只在现代政治候选人中出现,在教会中也同样存在。这揭示出:我们的信靠已经从对神透过圣洁的谦卑来作工的大能,转向了对自己聪明才能的依赖——无论是政治精明,还是文化敏锐,这种“文化转化策略”都具有无可救药的缺陷。不论你的政治策略多么高明,粗俗的方式都不会带来神的国,不能真正地转变文化,也不能使罪人悔改。它只会适得其反,摧毁基督教会的公信力。这种策略已经被尝试过,就是为了拯救世界而变得像世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了最核心的福音本身。

在教会里,这种想法会导致我们失去对神大能的信心,失去对神话语的信心,甚至失去我们心中“神之道路比世界之道更超越美好”的真实激情。向世界证明自己“够酷”的努力,注定要失败。

第二,世界不会被我们的粗俗打动。

新约圣经告诉我们:真正能够引起世人注意并刺入他们心灵深处的,不是我们在文化上与他们相似,而是我们向世界所展现的牺牲之爱。唤醒死人的,不是“大胆粗俗的言语,而是耶稣基督那激进的爱”(太 5:16)。

第三,粗俗的言语本不合宜。

神不喜悦我们说出那些粗俗的笑话,这些“淫词妄语”,是“不相宜”的(希腊原文 ἀνῆκεν;弗 5:3–4)。所以基督徒并不是只要避免说出某串“会被屏蔽”的词就可以了,而是要学习“分辨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什么是合宜和恰当的话语”。保罗提到:“粗俗言语的替代品不是干净的语言,而是感恩“。粗俗语言往往暴露出我们内心缺乏感恩。所以,保罗呼吁基督徒的生活,不只是“不讲粗话”,而是“让你的口中充满高举基督的真理,满溢谦卑的感恩。正如耶稣所说,追求那极好的善行比我们使用一些世人的语言更能影响和改变世界,并且他们自己也知道,那种语言是廉价的。[1]

* * * * *

[1] 改编自发表于2018年4月20日的“派博牧师答疑”第 1187 问:“Will Profanity Make Us More Relevant in Reaching Our Culture?”


译:CP/SG;校:JFX。原文刊载于《派博牧师答疑》(Ask Pastor John)一书英文版 135-136 页:“Does profanity make us more culturally relevant?”

John Piper(约翰·派博)是“渴慕神”网站(DesiringGod.org)的创始人及导师,伯利恒学院和神学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长。他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里斯市的伯利恒浸信会(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担任牧师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书籍,包括《渴慕神 : 论禁食祷告》、《十点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让头脑被灵性的激情点燃》等。
标签
福音见证
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