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社会对跨性别理论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未成年人接受跨性别激素治疗通常带来负面影响;公众对于维护体育赛事中性别隔离的支持度也在上升。曾因主张设立单一性别更衣室而被猛烈抨击的《哈利·波特》作者 J.K.罗琳,如今已点起胜利雪茄,因为英国最高法院确认了“性别”应基于生物学的定义。然而,对某些激进分子来说,跨性别理论的“正确性”就像地心引力一样毋庸置疑,尽管这一理论实际上根植于近代、且极具争议的哲学思想。
跨性别理论缺乏哲学上的自洽性,但其支持者往往用咄咄逼人的态度来弥补这个缺陷。他们对性与性别本质的极端主张,使得原本属于边缘地带的哲学观点,在极短时间内变成了文化共识。文化转变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甚至让人难以追溯这些观念从何而来。尽管社会氛围开始转向,基督徒仍必须深入了解跨性别理论,因为这股思潮短期内恐怕不会消失。
在《神所赐的身体:对跨性别理论的圣经回应》(The Body God Gives: A Biblical Response to Transgender Theory)一书中,罗伯特·S. 史密斯(Robert S. Smith)为基督徒提供了一份扎实、深入的福音派视角回应,帮助基督徒在性别混乱的文化中站稳立场。史密斯现任悉尼宣教圣经学院(Sydney Missionary and Bible College)神学、伦理与音乐事工讲师。他的写作目标是“评估跨性别理论最核心的本体论主张”,即“人的性别认同并不由其生理性别所决定”(3 页)。史密斯从正统的基督信仰立场出发,为我们面对这个炙手可热的文化议题提供了宝贵而清晰的圣经洞见。
《神所赐的身体:对跨性别理论的圣经回应》(The Body God Gives: A Biblical Response to Transgender Theory)
罗伯特·S. 史密斯(Robert S. Smith)著
在《神所赐的身体:对跨性别理论的圣经回应》一书中,罗伯特·史密斯坚持认为,人的性别应扎根于其生理性别的真实本质,也就是神所赐的身体。他挑战跨性别理论的核心论点:即人的性别认同不由其生理性别所决定。为此,史密斯不仅批判当代关于性和性别的话语变迁,也用圣经的真理与怜悯来回应这个世代的混乱。他指出:神在祂的道、祂所创造的世界中,都清楚地启示了祂的心意。
莱克斯汉姆出版社(Lexham Press), 450 页
性别研究领域往往令人费解。相关的文章和著作常常术语繁复、文风晦涩难懂。更重要的是,许多性别理论家所依据的知识论根基,和基督教世界观乃至常识性的现实理解之间都有着极大的鸿沟。要认真阅读这个领域的学术著作,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但史密斯已替我们完成了这项艰难的前期工作:他先理解,再进行评析。
随着史密斯的分析逐步展开,性别研究内部的张力与矛盾也迅速浮现。举例来说,有的学者认为性别是一种表演行为;有的则认为性别是文化预设的产物;还有一些人则继承了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的理论,主张性别是透过社会规范所建构的权力结构。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这些理论有一个共通点:“人性的各个层面,尤其是性与性别……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由语言赋予的”(88页)。换句话说,现实像液体一样,总是被人的语言与文化所重新塑造。
在这些“液态现实”观点中,性别理论先锋朱迪思·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贡献尤为突出。她的观点也随着时间不断演变:早期她认为性(Sex)是真实的,而性别(Gender)是文化上的表演行为;但后来她发展出更为激进的看法:无论性还是性别,其实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史密斯花了大量篇幅与她的思想进行对话,指出她的影响力是如何渗透进我们今天的文化中的。
然而,巴特勒的思想并非横空出世,它是在漫长思想演变中的一环。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到第一波女性主义的兴起,再有性解放运动与第二波女性主义的推动,这些思想潮流不断突破传统性别角色与二元区分的界限。史密斯在书中对性别理论的思想史进行了精彩回顾,这是《神所赐的身体》一大亮点:史密斯为我们如何回应当下文化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史密斯坦率地坚持圣经的至高权威,这也意味着他始终以整全的圣经神学来阅读和回应当代议题。在本书中,他旨在从“神学-人类学(theo-anthropological)”与“神学-伦理学(theo-ethical)”两个维度回应关于性别身体与性别认同的问题。他在一开始就清楚表明立场:人的身份根本上是建立在神的权柄之上,并以祂在圣经中的启示为基础(43页)。史密斯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坚实的、以圣经为中心的人观(anthropology),以回应跨性别主义。
虽然圣经中并没有哪一节经文明确提到如今跨性别主义者所理解的跨性别行为,但整本圣经的教导都反对将有性别的身体与生理性别或性别割裂开来。因此,史密斯所提出的人类学,是深深扎根于圣经故事线的:创造、堕落、救赎与更新。
神起初造人就有男女之分;堕落之后,人对性的理解也遭到扭曲破坏。但耶稣关于身体的教导,不仅揭示了身体的意义,也指向救赎的盼望。而最终的复活,则彻底肯定了性别化的身体。这一神学架构,不仅解释了像“性别焦虑”(gender dysphoria)或“间性人”(intersex)等现象,也坚持了一套基于创造秩序的性伦理,成为传统基督教对性别与婚姻定义的基础。
史密斯强调,虽然性别与性有所不同,但性别始终必须锚定在生理性别之上。这一观点带出三项重要的神学含义:
这些观点或许并不新鲜,但史密斯的研究却耳目一新、充满神学深度。令人欣慰的是,他始终将整本书的结论建立在“救赎的盼望”上,并指向神对人类原初设计的救赎与修复。
《神所赐的身体》为“生理性别”与“性别认同”之间应保持一致,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论证。作者史密斯既秉持严谨的学术,又充满人文关怀。他揭示了当社会全盘接受跨性别理论时,许多群体(如间性人)会受到伤害。同时他也承认,确实有人经历“性别焦虑”(gender dysphoria),而福音正能为他们带来帮助和盼望。围绕跨性别议题的讨论并非只是理论探讨,而是关系到现实生活中人的处境与苦难。
这是迄今为止福音派学界最全面的一部跨性别理论分析著作。书中对性别研究过去 75 年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权威而清晰的梳理,揭示了这一思想体系如何逐步塑造出今日的跨性别理论。史密斯认真地与性别激进主义者那些复杂难懂的理论展开对话,这对不熟悉相关学术背景的读者来说可能略显吃力。
除了对跨性别理论的批判性回应,史密斯还评析了现有福音派在此议题上的重要著作,使本书对那些想了解更多入门资源的读者来说也颇具参考价值。我们也盼望史密斯将这些研究成果,以更通俗的方式呈现给更广大的读者群。
这本书理应与卡尔·楚曼(Carl Trueman)所著《现代自我的崛起与胜利》(The Rise and Triumph of the Modern Self)以及罗伯特·加格农(Robert Gagnon)的《圣经与同性恋行为》(The Bible and Homosexual Practice)等代表性作品并列收藏。《神所赐的身体》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适合学者、牧者与教会领袖使用,帮助他们从圣经立场回应跨性别理论的挑战。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Treatment of Transgender Theory Christians Have Been Waiting For